目前我國大部分旅游景點仍遵循傳統(tǒng)的管理模式,門票一般采用紙質票,這種方式不僅在售票與驗票過程中存在較大的財務漏洞,容易產生偷票、漏票、重復使用票的現象,也無法及時、準確統(tǒng)計游客的數量、流量以及區(qū)內的消費情況等。
在旅游景點門票發(fā)行中采用射頻IC卡,不僅可以有效地消除這些隱患、堵絕漏洞,還有利于年卡和月卡的發(fā)行。另外,一般景點都有很多的游樂項目,特別是節(jié)假日,游樂場的售票亭前總會出現長長的人龍,為了避免游客排隊購票的時間浪費以及可能帶來的消費流失,進入景點的游客可以在進場時購臨時卡用于刷卡游樂,到出場時再退卡。這樣游客在游樂的時候,就可以省去排隊購票的麻煩,大大提高了消費熱情和消費強度。
可以看出,在大型旅游景點開發(fā)基于射頻IC卡的門禁管理系統(tǒng),不僅可以較好地實現景點的自動化管理,而且還可以通過射頻IC卡的發(fā)行來刺激游客的消費,實現游客不同娛樂項目的自動收費。
該旅游景點有一個正門,設2個驗卡通道,4個主要的游樂場所,考慮用5臺電腦組成局域網。由于景點占地面積較大,不同游樂場所相距較遠,采用R5485串行網絡無法實現長距離的連接,所以系統(tǒng)對各游樂場均配備一臺電腦和讀卡器。
選擇一臺性能較好的電腦A,放在景點入口處,用來實現發(fā)卡和進正門的刷卡功能,其中讀卡器和發(fā)卡控制器分別接入其COM1口和COM2口:另外四臺電腦B、C、D和E分別設置在4個游樂場所用于刷卡消費,相應的讀卡器接入上位機的COM1口,在兩個主要的游樂場中增設充值點,用2臺發(fā)卡器分別連接到上位機的COM2口。
由于本系統(tǒng)選擇具有存儲功能的射頻IC卡,金額的扣除在射頻IC卡上完成,后臺數據庫主要用于存儲信息完成查詢和統(tǒng)計等操作,對實時性要求相對不高,所以考慮將電腦A作為服務器,存放集中數據庫的信息,電腦B、C、D、E客戶端程序的登錄驗證、IC卡有效性驗證等都需要訪問電腦A中數據庫才可以完成,其本地數據庫中只存放在指定游樂場所刷卡消費的信息,可選擇相對空閑的時間對集中數據庫的信息進行更新。
根據需求,我們大致確定了系統(tǒng)實現的主要功能,分別是卡發(fā)行功能、刷卡功能、卡充值、掛失和解掛、查詢統(tǒng)計、數據庫維護、用戶管理等,執(zhí)行流程是:游客可以在進入景點之前通過發(fā)卡功能辦理永久或臨時IC卡,相關信息存入集中數據庫相應的永久或臨時IC卡表中;在進入景點或游玩某個游樂項目之前,根據永久卡還是臨時卡訪問相應的表,檢查卡是否是有效卡,如果不是,給出相應的提示信息,拒絕其進入,否則通過刷卡程序按照事先設定好的金額,判斷IC卡中的余額是否充足,如果余額不足,則提示相應的信息,不允許進入,否則更改IC卡中的余額,并將該刷卡信息記錄在本地數據庫中,作為以后更新集中數據庫中消費表信息的依據;臨時卡在退園時可以根據余額退還,為了查詢統(tǒng)計方便,退卡后除了將臨時卡表的對應記錄刪除外,還應在相應的消費表中將該操作記錄下來。